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谢海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画家的玩法

2013-08-16 15:2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宋儒平
A-A+

  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有了大的影响,其他方面往往为其光芒所笼罩。惟其如此,我们在谈到谢海时,是谈到“学术主持谢海”或者“美术批评家谢海”,而对谢海的绘画似乎重视不多。而实际上,谢海最初却是成就于绘画的,他的水墨画作品在十年以前就已频频入选国内外一些重要展览,而且在圈内颇有影响。

  谢海写文章是后来的事,且一发不可收拾。他一边开始自己的探索性作品创作,一边开始用独到的批评眼光揭示美术界的问题并深入地进行个案研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为最令人生畏的青年批评家之一。

  谢海对艺术所持的观点至少有一半是偏激的,偏激和过头不是说不对,我是说这种现象与他本身曾是(现在也是)艺术家有关。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由理论而理论和由创作而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侧重于博学之后的考据,后者侧重于经验之后的感觉。而谢海从表面上看接近于后者——这是我的看法——不过,他从来就对我给他的评价不屑一顾,因为他向来就我行我素——他觉得对就坚持,他觉得错就会坚决装傻。他还一再强调不要动不动就在他头上戴一顶帽子,而这顶帽子往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其实,谢海还是舒舒服服地戴上一顶标有“白话评论”标识的帽子,这个亦被称作“谢氏白话”的提法开始是带有讥讽性的,后来,就像印象派曾遭先贬后褒一样,“白话评论”有一段时间不管在互联网、杂志报纸,还是在各种各样的研讨会都变成了一种谈资,直到后来几位说话算数的老先生站出来,这事才被平息。或许是应了“因祸得福”的老话,缘于“白话评论”原本就倍受媒体关注的谢海更是如日中天。中国美术学院毛建波教授在评论“白话评论”时曾说:“近年来,艺术理论界一如其他学界,染上高深玄妙风,喜以堆砌大量高深莫测、生猛海鲜类的名词,显示作者学富五车的不世之才,不要说普通读者视若盲聋,连业内人士也难知其所云。翻阅谢海文集,信马由缰,一无挂碍。中国古代有真知灼见的美术理论家,如顾恺之、张彦远、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浑寿平、石涛等,无不晓书画、善书画,这就使他们在阐释书画现象,品评书画作品时,能左右逢源,深入内里,搔着痒处。谢海亦如是。”

  如果只说两年时间策划了27次全国有影响的展事活动和研讨会,又飞南飞北地和张汀、吴冠中、刘大为、赵绪成、刘国辉就美术界关注的热点进行对话和访谈,在中国画坛上谢海可谓是个大忙人,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无论如何无法把他排除在“学者”两字之外。可以说从他入手绘画的那时起,他就重视画外修养,哲学、美学、史学、文学,他无一不用心去叩问,虽则这些年各种繁忙的活动纠缠着他,他总不忘忙里偷闲,躲到他那满壁架书的画室里,再去叩访一回黑格尔、弗洛伊德、朱光潜、屈原、贾谊、苏东坡……“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谢海是深谙其理的,他似乎比谁都清楚绘画的上乘在于造境,造境的深浅取决于绘画者自身的学养,所以,任凭江湖如何变化,他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画面的内质。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力的社会,具有“青灯坐对如石佛”的定性的画家,是极不易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奠定了谢海作为一个学者型画家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谢海对艺术的态度,他从不反对为艺的严肃性,但他说为艺的严肃是体现在对传统的承继之上。先贤圣哲几千年心血化成的技法、章法、笔墨等,我辈应严肃地汲取,转他法为我法,然后以我法入画。我法入画须以轻松而随意的心态,任意“妄”为,“承之不爽,不足以变,守而不变,则为画奴。”此为谢海的承继观。

  谢海作水墨,往往信于涂鸦,很少经营,一任自然。一枝一叶,一羽一喙,全看画时的心境,宁率意而不安排,至于款式上他更是性情放为。短则一二字,长能千百言,无款无印之作也不乏其数,“心中本无物,一叶一浮屠”,面对他的作品,谁都能感觉得出这点来。

  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过后,谢海该是迎来他创作的高峰,在经过数年的累积之后,他会有什么样的喷发,这是留给知道“谢海”两字的人的悬念。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谢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